3月1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关明智研究员,1-2节在5-403课室给22电信工程3班(创新班),5-6节课在5-304给22电信工程1班、2班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嵌入式课程教学。
在课堂上,关明智研究员用自己参与的项目为例子,对内容分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概述、超导技术简介、超导磁体的设计与研制。同时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招生简章,鼓励优秀学生报考研究生,同时也诚邀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夏令营活动。
最后,22电信的学生对关明智研究员的课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踊跃提问,有部分学生直接表示想参加近物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授课中
关明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长期从事大型加速器超导磁体结构设计与力学研究,以及极端多物理场测量方法与系统研发。构建了复杂超导磁体结构计算与实验结合的设计新模式;国内外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应变的超导结构失超检测新方法,以及基于应变率与动态频谱特征所提出的失超新判据;作为超导磁体系统总体负责人,成功研制了国际首台极端全使役场超导材料力学测控科学装置等。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际首台第四代超导离子源(FECR)、中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中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等大科学装置中,已向科研院所研发和推广自主研制的大型极端全背景场超导力学测试装置9台(套)。近年来发表论文60 余篇、受理/授权发明专利20 余件,实现4项发明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研究成果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仪器研制专项、重大仪器)、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基金、中国科学院/中组部西部之光人才专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特别资助、国际会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
撰稿:廖天发
审稿:高 天
审核:徐德明
